1.農村=鄉村!?

      第三天早上,大家前往位在里昂西南方山谷間的小城市Saint-Etienne,相較於巴黎這種大都市,Saint-Etienne是以農業為主的小鄉村。山谷的起伏、稻田、新鮮的空氣、斜屋頂與尖教堂,是這裡給我的印象。

    歐洲現在致力於推動"鄉村再造",鄉村跟農村不一樣,鄉村是相對於繁榮大都會更加自然、生態、低密度的生活文化,其產業、商業、居住、景觀與建築都經過規劃,產生適宜居住的生活品質;農村則是無限制無規劃的濫墾濫伐,只為了產出產品以服務大都會,而把汙染留在當地。

    歐洲的農村改革是源自於產業的進步與轉型;1860年生產一公斤麵包要用掉8.6公頃土地,到2012只要1.5公頃;1860年生產100公頃農作物需要60名工人,到2012只需6人,如此的變化使一個傳統280人農耕的農村,變為100人農耕。

    歐洲重視國土保育,不談農村,談鄉忖。農村的開發密度增加,開發面積減少,並且企圖把人口留在鄉村,提供鄉村有都市品質、地方特性的core center。剩餘沒有農耕的人們接受良好的訓練,在地方的商業中心與產業中心都有工作。


2.Zenith-Saint-Etienne-Metropole

   我們第一站去的是Zenith-Saint-Etienne-Metropole,由英國建築大師Norman Foster設計。這是一個有5000座位的會展中心(歌劇院),歐洲的小鎮也有世界級的建築大師作品,是由於他們致力於發展具地方特色的會展中心,在產業年會時能吸引世界各地的機具公司來展覽,促進經濟。

   向北傾斜的劇場座席下方留設出挑高的會展空間,建築師巧妙地將入口大廳安排在二樓,經過橋梁到達劇場,並以地景的緩坡向南延伸,跨越街區,並和懸挑數十公尺的大屋簷,展開極為開闊的意象。

   建築物的設計形體重心在北側,像是轉軸般地扣住整個流線型的屋頂蓋,向南懸挑出去,並形成緩坡的人工地盤跨越道路。我想,聽完表演的人一出門口,可以感受到開闊的城鎮意象(南邊的山),再走下緩坡,大約往南一公里就是城鎮中心的火車站。

IMG_0691Zenith Center5b往南懸跳的屋頂與跨越道路的緩坡(人工地盤)

IMG_0695呼應都市意象的懸挑屋頂IMG_0696使劇場設計不中斷的人工地盤,道路從下面穿過

 

3.Saint Etienne火車站區域改造

   這是一個山谷間的城市,悠閒的步調,到處都是樹木、光線倒影、磚牆、教堂與斜屋頂建築。

   在法國不好開汽車,因為政府把道路寬幅縮小,大部分留設給徒步區與花草景觀,道路設計的彎彎的,一遇到路口常有圓環,再加上廣泛設有公車捷運與輕軌捷運,車站又設有公共單車租借站,使人們便於使用公共運輸系統。離開Zenith Center往東南一公里就是火車站。火車站前面大大的廣場完全是人行徒步區,一出火車站左右兩旁是如同西洋棋般的座椅等待區,再往前是單車租借區,到達馬路後不是車水馬龍,而是空氣清新的小鎮。

   整條道路只有四縣道是馬路,其他留設為輕軌捷運,中間設有月台,整個轉運的設施極為簡潔、有設計感又便於指認。火車站廣場上面有花樹的裝置藝術,各色的透明壓克力板在陽光下閃耀繽紛色彩。火車站右方的倉庫地區改建為招商中心,各個公司的建築各有設計,大抵上為橘色燒製陶磚的溫暖風格,有些立面將陶製磚翻轉九十度,呈現遮陽與曖昧不明的視覺美感。更有將欄杆轉換為植生牆,植物攀附在欄杆上,透露出網,親切地跟行人招手。

   午餐在火車站對面用了海鮮薄餅、蔬菜沙拉與番茄果汁。

IMG_0728Saint Etiaane火車站前廣場IMG_0750單車租借站IMG_0827翻轉九十度的橘色陶燒磚IMG_0831美麗的植生牆植物IMG_0717植生牆IMG_0745美麗的花樹,形成地標式意象IMG_3293午餐的海鮮薄餅

ma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旅行可以改變一個人,給人啟發,就像Tadao Ando看到Le Corbusier的Ronchamp Chapel令人震懾的光影後,設計出光、風、水之教堂。透過旅行,可以忘掉不愉快,給自己重新的振奮。

 IMG_3064  往香港的班機

   這次法國之旅從法國第二大城Lyon一路往北,經過充滿濃厚中古世紀氛圍的鄉間谷地、跨越了邊境到德國Saarland、Luxemberg,直抵法國最北城市Lille,並往西南沿著英吉利海峽,憑弔諾曼第戰場,最後收尾於首都Paris。


   整個行程包含首都巴黎與其他邊陲都市,不同於集鎂光燈於一身的巴黎,其他小都市如何在有限資源下營造自己的特色並兼具永續生態保育,又成功進行都市更新、引進商業、舊建築再利用等是參訪的觀察重點。特別是EURO成立後,以往身於法國邊陲的小城市,因在區域整合後成為跨國資源與轉運的中繼點,重新發光發熱。這點提醒台灣的地方城市要用區域的概念而不是國內單一城市的狹義來發展。


 

1.香港機場 

   搭乘港龍航空的班機,從高雄來到香港。香港機場來了第二次,迎接轉機旅客的航廈是美麗白色外殼包覆著流動的人們,大跨度桁架的支點懸垂下三角形的白色拼板,使平滑狀的單一板材連貫成弧狀、輕盈的翅膀;最高處的三角板懸垂的很低,使光線間接地透露進航廈。白色外殼阻絕了風吹雨淋,形成如同室內街道化的機場設計,各種商店、招牌、休息區整齊而有效率地排列。

   香港機場是Norman Foster設計,一如北京機場的配置,Y字型的航廈,把左右側登機門都集中收納在同一通道,節省了服務設施的用量(相較於中正機場的H型,要有雙倍的服務設施,可謂更有效率)。連通南北的交通則為複雜的立體系統,除了抵港與離港層都有水平電扶梯外,第二樓也有電車通往兩端(畢竟香港機場的購物中心到最遠的登機門大約快一公里長)。我認為成功的機場應該有很高效率整合的立體交通系統,也就是同樣的地坪,一樓是貨物運輸、B1有地下鐵甚至高速公路、二樓是抵達層、三樓是貴賓中心、四樓是離境層,彼此藉由電扶梯聯絡,並可控制通行的方式(轉機、離境或是購物)。好的轉運空間應該把複雜系統統一收納,留出讓乘客(使用者)容易通行使用的舒爽挑高空間,且盡量不要一直轉換樓層(如台北車站)。

IMG_0353  繁忙的香港機場             

IMG_3078  離港層

   我們到達香港是下午五點,而搭晚巴黎的班機凌晨一點才起飛(事實上,因為倫敦奧運期間香港大塞機,我們十二點五十分才登機,飛機兩點半才飛走)。晚餐和同伴吃了海南雞飯(一客將近400元新台幣),香港可以使用歐元、新台幣、人民幣、港幣與美金,其實用新台幣不太划算。

IMG_3079  香港機場的海南雞飯(78港幣)             

IMG_3104  國泰航空的頭等艙(偷偷跑去) 

 

      這次旅行團員從台北與高雄分批抵達香港,再會合去巴黎。團員中有不少有名的建築師或工程顧問經理,也有政府部門人員,或是建築師夫人、立委等。

ma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